中国西藏网专访:【同心共铸 情暖甘孜】微创脊柱外科专家张西峰带队在甘孜州成功开展手术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张西峰是我国著名微创脊柱外科专家,该领域开拓者之一。2003年将第一代脊内镜技术引进到国内。在此基础上,经长期的改良和研发,发明了“脊柱内镜简式技术”,2019年退役后成立张西峰微创脊柱中心,医疗团队是由来自多学科背景的成员组成,在公益事业、微创技术推广教学,国际技术交流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团队成员累计完成各类脊柱微创手术40000例。
图为著名微创脊柱外科专家张西峰 崔峻 摄
7月7日至14日,“同心共铸,情暖甘孜——‘同心·共铸中国心’2024甘孜行”活动举行。张西峰带领微创脊柱诊疗中心医疗团队再次参与,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到边远的高原地区。7月11日-13日,张西峰在三天时间里,进驻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为3名当地的藏族脊柱病变患者进行了用时短、伤口小、恢复快、疗效好的微创手术,改变了3个家庭的命运。
图为张西峰教授(左三)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为脊柱病变患者做手术 李录场 摄
张西峰介绍,对于脊柱病变患者而言,长期以来依赖于传统外科手术,但这往往需要较大的切口来暴露病变部位,不仅会对周围的肌肉、韧带、神经和血管等组织造成广泛的损伤,而且对于患者来说经济负担更重。而微创手术只需通过一个较小的切口或经自然腔道,如椎间孔等,即可完成手术操作,大大减少了手术对正常组织的破坏,从而显著降低了患者的麻醉相关风险,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程度。更重要的是,患者在术后能够更快地恢复正常活动,降低围手术期心脑血管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本次张西峰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进行了3例脊柱手术。第1例为腰椎管狭窄脊柱侧弯椎间盘突出,第2例为腰椎脊柱结核,第3例则为腰椎退行性滑脱。这三例手术的特征都是微创手术,术中为局部麻醉,患者全程可以和医生进行沟通,术后即刻就可以下地,恢复日常生活自理。
图为张西峰教授在为脊柱病变患者做微创手术 崔峻 摄
今年49岁的穆女士,是甘孜州土生土长的居民,过着典型的高原牧民生活。平日里她照料着自家的牛羊群。每年夏末,除了原本照料牛羊的工作,她还要往返于山间,穿越十几里的崎岖山路,在高原上采摘菌子再背回家。长期的重体力劳动和高海拔环境,逐渐影响到她的脊柱健康。一天,穆女士发现自己的腰直不起来,渐渐的,行走也开始需要杵着拐杖。
事实上,在平均海拨3500米的甘孜州,长期的体力劳动加上高海拔、寒冷气候影响,退行性脊柱疾病几乎成了这里的“职业病”。仅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的骨科,每个月需接待约20余例患者,其中近四分之一需要手术干预。
起初,脊柱侧弯可能仅仅表现为轻微的驼背,影响美观。然而,如果任其发展而不采取手术治疗,病情会逐渐恶化,压迫神经系统,引发其他系统症状,最终可能剥夺其独立行走的能力,极大地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
图为张西峰教授为脊柱病变患者做手术 李录场 摄
穆女士就是典型的腰椎退行性滑脱,最近三年间其腰部疼痛反复发作,并逐渐出现左下肢疼痛,尤其行走及劳作后加重。此次张西峰微创脊柱诊疗中心医疗团队,第一次为甘孜州患者成功实施了局部麻醉下的微创椎管扩大减压手术。
通过精准的微创操作,穆女生在手术结束后便能够自主下地活动,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和康复时间。
图为手术室内,刚刚完成局部麻醉微创椎管扩大减压手术的藏族患者穆女士在张西峰(左三)的指导下成功站立,并为张教授的精湛医术点赞。
此次“同心共铸,情暖甘孜——‘同心·共铸中国心’2024甘孜行”活动中,张西峰教授3台高难度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均呈现出良好的恢复态势,为当地藏族同胞带去优质医疗服务。
图为张西峰教授在手术中带教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治医师曾雪忠(左二)
值得一提的是,张西峰与每一位亲自做过手术的患者都留下了微信,对他们进行长期帮扶指导。而且在本次手术中,张西峰现场指导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治医师曾雪忠进行手术,他表示一定要把精湛的技术交给他们,留下带不走的微创脊柱外科医生。
(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帅)
点 击 下 方 图 片 进 入